三千年,从甲骨文至得到今楷

2019.4.23,世界读书日。


北京,五棵松体育馆M空间,得到2019春季知识发布会。


对我这样一个语言学科班出身的人来说,全场最燃的时刻,是《春江花月夜》全诗,以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字体,简体竖排,在四米高的巨型电子屏上,如瀑布一般倾泻而下。


那一刻,只觉得:江畔何年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。


这种新字体,叫“得到今楷”,由仓耳字库创始人严永亮主持设计,为得到电子书独享。


中文每一次字体的转变,都跟书写材质和书写工具的演进有关。


初民时代,文字很稀罕,也很神圣。史传仓颉造字成功之日,“天雨粟,鬼夜哭”。


殷商时代,书写工具是刻刀,掌握文字的人是掌管祭祀的巫师,把祸福吉凶一刀一刀刻进龟甲和兽骨。刀刻出来的甲骨文,瘦劲坚实,挺拔爽利。


甲骨文


西周时代,青铜铸鼎,铭文记述天子西狩南巡之事。金文 笔画由直转圆,拙朴典丽。


金文·大盂鼎


秦始皇统一六国,书同文,车同轨。小篆 或刻于石,或书与简,笔画匀停,圆融优雅。


小篆·琅琊石刻


汉人质朴端庄,舍小篆而兴隶书,化圆为方,化弧为直。或刻于碑,或书于帛,蚕头燕尾,静穆雄阔。


隶书·曹全碑


自魏晋而下,楷书 成为主流。宣纸铺开,饱蘸浓墨。横平竖直,娟秀挺拔,最得中式审美神韵。楷书之楷,说的是端庄圆正,堪为楷模。


楷书·仲尼梦奠帖


宋体字 是为了适应印刷术产生的中文字体,酝酿于宋,成熟于明。这种为了方便雕版而产生的字体,横细竖粗,收笔的衬线字脚,不是为了装饰而生,而是方便快速刻板。这种字体,一直用到了铅字印刷时代的中文图书、杂志和报纸。


宋体·崇祯善本古籍 毛晋汲古阁《西樵语业》


当代杂志


1990年代伊始,我们开始在一种叫BP机的通讯设备上阅读文字,受限于屏幕分辨率,所有的字,变成了点阵字,被三千年中国书法传统养育的眼睛,不得不适应这样的粗糙简陋。


点阵体


很快,我们电子阅读设备一路演进,从数字显示到液晶显示,从黑白屏到彩色屏,手机换了一波又一波,最近二十年流行粗眉大眼的黑体字 和清心寡欲的等线体。我们似乎忘了,这样的选择只是因为当初屏显条件的限制。


我是黑体字


我是等线体


看到得到今楷的那一刻,只觉得温润似玉,如沐春风。万维钢老师说,有一种莫名的古朴感,让人觉得书写的内容很重要。


得到今楷·《唐诗三百首》


终于以一种美好而现代的方式,接续了楷书传统。从此在得到App可以读诗,读史,也可以读科学、读经济,读上下四方,读古往今来。


花了三千年时间,从甲骨文走到了得到今楷。

造字的人,都是神。


我多么希望你看到的这篇文字,是以得到今楷的方式呈现,可惜现在还做不到,这个字体,目前属于得到电子书独有。


还等什么,赶紧去下一个得到App呀。